PCB?PCBA?到底有甚麼不一樣?
甚麼是PCB? PCB是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縮寫,中文為印刷電路板。是電子元件的支撐體,在這其中有金屬導體作為連接電子元器件的線路。傳統的電路板,採用印刷蝕刻阻劑的工法,做出電路的線路及圖面,因此被稱為印刷電路板或印刷線路板。
在印製電路板出現之前,電子元件之間的互連都是依靠電線直接連接而組成完整的線路。20世紀初,人們為了簡化電子機器的製作,減少電子零件間的配線,降低製作成本等優點,於是開始鑽研以印刷的方式取代配線的方法。三十年間,不斷有工程師提出在絕緣的基板上加以金屬導體作配線。而最成功的是1925年,美國的 Charles Ducas 在絕緣的基板上印刷出線路圖案,再以電鍍的方式,成功建立導體作配線。從此開始,電路板的技術飛也似的成長,每隔幾年就有新的製作技術不斷推出。直至1948年起,美國正式認可以環氧樹脂開始用作製造基板。且自20世紀50年代起,發熱量較低的電晶體大量取代真空管的地位,印刷電路版技術才開始被廣泛採用。
科技飛躍的年代,不僅元件越來越小、越來越精緻。對PCB的要求也越來越多,開始有了雙面板、多層板、軟板。在20年代末期,各大家如NTT、西門子、IBM、東芝都不斷地開發新的增層印畫電路板,尤其以東芝開發的B2it的增層印刷電路板。 就在眾多的增層印刷電路板方案被提出的1990年代末期,增層印刷電路板也正式大量地被實用化,直至現在。
現在,電路麵包板只是作為有效的實驗工具而存在,而印刷電路板在電子工業中已經成了占據絕對統治的地位。
那麼在我們知道甚麼是PCB之後,PCBA又是甚麼呢?其實PCBA就是PCB + Assembly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鋼鐵人2,史塔克的父親規劃了一個未來的新市鎮,其實是一種新的元素的布局。PCB就像是城鎮的道路布局,真的要讓這各城鎮有所作用,還是必須要依靠城市建築的功能發揮,也就是元件的組合。
以目前主流來說,Assembly的技術簡單分為兩種,一種是SMT,另一種就是DIP。SMT稱為表面組裝技術(或是表面貼裝技術),分為無引腳或短引線,是通過回流焊或浸焊加以焊接組裝的電路裝連技術。 DIP是電子元器件的基礎元件之一,稱為雙列直插式封裝技術,是指採用的雙列直插形式封裝的集成電路晶片。
晴華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提供客戶完整的一條龍服務,因此從PCB起家的我們,不斷地進行上下游的整合。如今,不僅在PCB的部分我們可以服務外,在前期的Layout到後期的PCBA,我們都能夠提供有自信且高品質的服務及產品。我們絕對歡迎各界有需要的朋友,與我們聯繫商討需求。有任何問題都歡迎加入官方LINE洽詢。
Duis venenatis, turpis eu bibendum porttitor, sapien quam ultricies tellus, ac rhoncus risus odio eget nunc. Pellentesque ac fermentum diam. Integer eu facilisis nunc, a iaculis felis. Pellentesque pellentesque tempor enim, in dapibus turpis porttitor quis.